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题型五 因果类选择题【精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题型五 因果类选择题【精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题型五 因果类选择题
精练
1.(2022·全国·高考真题)2022年4月23~25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举办了新时代主题阅读推广、青少年阅读、乡村阅读推进、“阅读+”等分论坛,以及“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启动、全民阅读诵读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之所以重视阅读,是因为(   )
①阅读是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②阅读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③阅读是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④阅读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人的精神境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开展阅读活动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故①正确。
②:培育时代新人,关键就是用科学理论涵养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有“德行”的人。爱读书,特别是读好书,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而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故②正确。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使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故③错误。
④:阅读能力和水平可以影响了人的精神境界,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2·浙江·高考真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文化生活中既可选择“单向度视听”,也可选择“沉浸式体验”;既可以成为“喝彩叫好的看客”,也可以成为“亲身参与的创客”。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是(    )
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②市场经济发展激发了文化市场活力
③科学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④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①错误。
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可以有多种选择,这说明市场经济发展激发了文化市场活力,②符合题意。
③:“单向度视听”、“沉浸式体验”、“喝彩叫好的看客”、“亲身参与的创客”,这些文化活动的形式说明了科学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反映人们参与文化生活、进行文化消费的方式,而未涉及文化的性质问题,也就不能体现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是否在不断提高,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2022·浙江·高考真题)受疫情影响,一些人滋生出悲观情绪。然而,消极悲观对生活不会有帮助。正像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悲观无用,不如思考蓝图,闯过布满暗礁的海。”这是因为(    )
①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②量的积累一定导致事物原有性质的改变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悲观无用,不如思考蓝图,闯过布满暗礁的海。”这是因为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③正确。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改变原有事物的性质,②排除。
④: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性的。联系有偶然联系也有必然联系,不一定是必然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4.(2022·浙江·高考真题)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不少曾经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无缝衔接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们面临从以前管好“每棵苗”到现在抚育“一片林”、从以前作答“客观题”到现在应对“主观题”、从以前“串门多”到现在“出门多”等一系列挑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    )
①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扶贫攻坚全面胜利前后,扶贫干部的角色不同,工作任务不同,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主要矛盾发生变化,①②正确切题;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说法错误;
④:材料涉及的是扶贫实践,不是认识,不体现认识的特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A。
5.(2022·湖北·高考真题)在全球疫情蔓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背景下,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国家外贸政策的支持下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获得了较好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中小微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8.6%,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58.2%,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良好表现得益于(   )
①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②中小微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