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6 “评析、评价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45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6 “评析、评价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文档介绍:
微专题讲座 “评析、评价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评析类
主观题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全国
卷Ⅰ
全国
卷Ⅱ
全国卷
Ⅱ、Ⅲ
全国卷
Ⅰ、Ⅱ、Ⅲ
这种设问类型的试题通常会在材料中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和评价。“认识”类设问往往以“认识”“看法”“理解”等词语为题眼,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2019·全国Ⅰ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
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判断太绝对、极端,缺乏辩证思维。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绝对化判断表态和后面的分析不相吻合。可以先不表态,直接在分析中指出其合理性、片面性。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考生判断表态和措施建议都很好,但是遗漏了道理分析,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
失分警示:“认识、评析”类设问有其自身的答题思路和步骤,不少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恰恰容易忽视题型,找不到思路,盲目答题。在答题时,一定要重视设问类型,明确此类设问其自身的答题思路和步骤。
满分答案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
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评析、评价类”主观题专项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2019年,新基建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入2020年,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多次提及新基建,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