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7 “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9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7 “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文档介绍:
微专题讲座 “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措施类
主观题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全国
卷Ⅱ
全国
卷Ⅲ
全国
卷Ⅱ
全国卷
Ⅰ、Ⅱ、Ⅲ
全国卷
Ⅰ、Ⅲ
“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措施”类设问能直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中最常用的一种设问方式。此类设问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完全脱离设问及材料,机械地背书,不可能得高分。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就题论题,照搬材料,只有措施内容,缺乏原理依据。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解读信息不完整,漏掉了第二段材料信息。
失分警示:“措施”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联系课本的内容学生答得好一些,但要求学生联系材料分析的答案或落实主体分析的答案则会相对较差一些。这既有能力方面的原因,更有****惯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练****考试中要强化自己联系材料和寻找主体的意识与****惯,而不要遇到题目,不假思索,拿来就写,这是非常有害的。
满分答案
①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民族精神,打造优秀旅游文化产品。②坚持保护优先,防止破坏性开发。(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措施类”主观题专项训练
1.(2020·山东卷,16)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存在着大量商家聚合经营的现象,即很多经营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都喜欢在选址上扎堆。如一些相似的西式快餐店,位置总是相隔不远;一些同类的大型家电零售商,门店总是相邻而居;很多经营服装、小商品、电子科技产品的商家也喜欢扎堆,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服装城、小商品市场、电子科技市场。
在聚合经营情况下,经营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相对集中,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有人认为,聚合经营下的竞争是“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导致另一方的损失;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竞争可以是“正和博弈”,各方的利益可以在竞争中达到共赢。“正和博弈”显然是市场竞争的更好趋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本是竞争对手的各方,为什么要聚合经营?
(2)聚合经营的企业如何以“正和博弈”的思维开展竞争?
答案 (1)利用聚集区域市场环境,降低投资风险;共享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