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1练习: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教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1练习: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二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2021·鹤壁高一检测)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x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x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x米  B.x米  C.x米  D.2x米
【解析】选C。作出图像,三点之间正好组成了一个知两边与一角的三角形,x1=x·cos60°=,x2=xsin60°=x,l2=(x1+x)2+x,l=x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米。故选C。
【加固训练】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解析】选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A、B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做其他类型的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C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路程与运动轨迹有关,不一定是曲线,故
D错误。
2.如图所示,物体沿边长为a的正方形由A点如箭头所示的路径运动到D点,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3a,方向向上;3a   B.a,方向向下;3a
C.a,方向向上;3a D.a,方向向下;3a,方向向下
【解析】选C。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从A到D,路程s=3a,位移的大小等于AD间的距离,即位移为a,方向向上,故C项正确。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
D.位移、路程、时间
【解析】选C。 位移、时间、速度,其中时间不是矢量,故A错误;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其中质量和路程不是矢量,故B错误;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三个都是矢量,故C正确; 位移、路程、时间,其中时间和路程不是矢量,故D错误。
4.小明沿半径为50 m的圆形草坪边缘绕跑一圈后回到起点,在跑步过程中,小明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  )
A.100π m,100 m B.100 m,0
C.50 m,50 m D.50 m,0
【解析】选A。小明沿半径为50 m的圆形草坪边缘绕跑一圈后回到起点,根据路程概念,最长的路程应该是圆形草坪的周长,即l=2πR=100π m,当小明跑半圈时位移最大,最大为圆形草坪的直径100 m。故A项正确。
二、计算题(1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5.李敏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描述出李敏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解析】(1)李敏的运动轨迹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故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O点为原点,以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OAB为李敏的运动轨迹。
(2)A点到O点的距离为10 m,则可得
A点坐标:xA=OA×cos30°=5 m,yA=OA×sin30°=5 m。
B点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