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1练习:单元形成性评价第二章+力+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教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87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1练习:单元形成性评价第二章+力+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9小题为单选,10~12小题为多选)
1.小明是一位象棋爱好者,每周必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他观察到电视上棋手进行大盘讲解时,那一个个硕大的棋子可以在竖直的棋盘上不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不计各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
A.大气压力等于棋子受到的重力
B.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C.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D.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
【解析】选B。棋子受到垂直于棋盘的磁场力、棋盘对磁棋子的支持力,二力在垂直于棋盘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棋子受向下的重力及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则棋子不会掉下来。故选B。
2.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解析】选C。由题意可以判断出,当倾角α=30°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小为Ff1=mgsin30°,当α=45°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2=μFN=μmgcos45°,由Ff1=Ff2解得μ=,C正确。
3.(2021·遂宁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用弹簧系住一个重50 N的物块,物块保持静止,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那么该弹簧的弹力不可能是(  )
A.10 N,水平向右
B.6 N,水平向右
C.12 N,水平向左
D.0
【解析】选C。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μFN=10 N,物块要保持静止,则弹簧弹力应小于或等于10 N,方向可以水平向左,也可以水平向右,故选项C不可能。
【加固训练】
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悬线绷紧且处于竖直方向,则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是(  )
A.重力和斜面的弹力
B.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绳的拉力
D.重力、绳的拉力和下滑力
【解析】选C。小球受到两个作用力:重力、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若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不能保持平衡,将开始运动,与题意矛盾,所以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选C。
4.(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B.
C.T sin α D.T cos α
【解析】选C。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绳对气球拉力的水平分量与风对气球的作用力平衡,由力的分解可知F风=T sin α,选项C正确,A、B、D错误。
5.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通过向小桶中增加沙子来增大对小车的拉力F,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小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
f随拉力F的变化关系是(  )
【解析】选B。当F较小时,A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所以F增大时,f增大;当F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所受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不变,所以B正确,A、C、D错误。
6.(2019·天津高考)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解析】选C。以桥身为研究对象,钢索对桥身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等大反向,即钢索对索塔向下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增加钢索的数量对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无影响,因此
A错误;由图甲可知2T cos α=Mg,当索塔高度降低后,α变大,cos α变小,故T变大,因此B错误;由对选项B的分析可知,当钢索对称分布时,2T cos α=Mg,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因此C正确;如图乙进行受力分析,由正弦定理可知,只要满足=,钢索AC、AB的拉力FAC、FAB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其合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钢索不一定要对称分布,故D错误;综上分析可知答案为C。
 【总结提升】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
(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整体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