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政治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7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政治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x
文档介绍: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备课导航
课标要求
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搜集人民依法直接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表现;讨论有序参与的意义、无序参与的后果
学科素养
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年考题
民主管理(2020·Ⅰ卷39;2019·Ⅰ卷16)
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民主管理是考查的重点,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也经常考查
从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知识梳理
一、民主选举
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二、民主决策
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
1.是什么——自治组织
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怎么样——民主管理的举措
村(居)民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3.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四、民主监督
1.途径: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
2.要求: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五、民主协商
1.参加民主协商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我国的基层民主协商主要包括乡镇、街道的协商,行政村、社区的协商,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协商。
自我小测
1.图示分别反映的是公民何种政治参与?
提示:前者是直接选举,后者是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连一连:
3.判一判:
(1)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好。(  )
分析:×。无论是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利弊。
(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  )
分析:×。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3)在我国,公民对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  )
分析:×。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
(4)公民可以通过监督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
分析:×。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监督听证会是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
(5)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分析:×。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我国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6)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或政府机关。(  )
分析:×。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或政府机关。
(7)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分析:×。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核心考点一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1.我国的选举制度、民主选举的方式
(1)方式
类别
从选民角度
从候选人角度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优点
有机会选择自己心中最值得
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
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
信赖的当家人
情况
结构的合理性
择的余地
局限性
成本高、难度大,不适宜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形
不能充分体现每个选民的意愿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易发生虚假宣传、***选民等情况
适用范围
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农村村委会、城市居委会的选举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
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
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
结论
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2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