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模块概览网络构建
《政治与法治》的学****主线可以概括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二单元阐述的是“制度建设”,第三单元阐述的是“法治建设”。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
主线
主 题
内 容
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先后完成和推进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性质。(2)地位。(3)根本立场。(4)根本宗旨。(5)执政理念。(6)指导思想。(7)初心和使命。(8)执政方式。(9)领导方式。(10)思想路线。(11)基本路线。(12)最终目标和最高纲领。(13)党的建设。(14)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5)“四个意识”。(16)“四个全面”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人民当
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全面依
法治国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第五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九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
学****清单
核心素养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描述与分类: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描述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解释与论证: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理解建立新中国的重大意义,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
3.预测与选择: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4.辨析与评价:①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1.政治认同: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科学精神:①明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②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3.公共参与:①通过查阅资料或社会调研体验党的初心和使命。②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