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作业:模块测评+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教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2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作业:模块测评+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模块综合测评
(教师用书独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甲和乙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
B [设甲车前后两段位移均为s,则甲== km/h=40 km/h
设乙车前后两段所用时间均为t,
则乙==45 km/h
故甲<乙,B正确.]
2.一物体从高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
A.,        B.,
C.,h D.,h
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公式v=gt
可知,下落时间为时的速度为v′=g=v,又知下落时间t内的位移为h,则时间内的位移为h′=g2=h,物体距地面高度h″=h-h=h,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3.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
C [人用力F向右推箱子,对箱子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与推力平衡,故A错误;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静摩擦力,否则不平衡,故地面对木板没有静摩擦力,故B错误;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支持力等于压力,故压力等于重力,为3mg,故C正确;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压力依然等于3mg,故D错误.]
4.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B [由题意可知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AB、BC是相邻的等时间段,所以vB==4 m/s,又根据Δx=xBC-xAB=at 2可得a=1 m/s2,进一步可得vA=2 m/s、vC=6 m/s,选项B正确.]
5.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8 N和3 N,不计弹簧测力计、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弹簧的劲度系数k=10 N/m,设弹簧测力计所受的合力为F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2,则(  )
A.F1=11 N
B.F2=3 N
C.F2=6 N
D.弹簧的伸长量为0.6 m
B [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F1=0,A选项错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GB=3 N,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由F2=kx,知x=0.3 m,D选项错误.]
6.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 kg的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前10 s的悬线的拉力恒为1 500 N
B.46 s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
C.0~10 s材料处于失重状态
D.在30~36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B [由图可知前10 s同物体的加速度a=0.1 m/s2,由F-mg=ma可解得悬线的拉力为1 515 N,选项A错误.由图像面积可得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28 m,下降的高度为6 m,46 s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选项B正确.0~10 s加速度向上,材料处于超重状态,F>mg,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选项C错误.因30~36 s物体加速度向下,材料处于失重状态,F<mg,在30~36 s钢索最不容易发生断裂,选项D错误.]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直线同时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