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9课 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与运动的规律性.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9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9课 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与运动的规律性.docx
文档介绍:
第十九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与运动的规律性
课标要求: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表达无神论立场。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进一步坚定唯物主义信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正确认识世界的物质性,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公共参与:学会运用物质决定意识以及规律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1)准确把握物质的含义
(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①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依据
从起
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生
理基
础看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内
容看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结论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提醒] 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内容的
客观性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形式的
主观性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4)图示法归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提醒]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考向一 物质的概念
典例1 (2014·全国Ⅱ)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题干中的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人类能够认识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B入选;②中“无条件的、必然的”、③中“同样的表现形式”均表述错误。
变式1 天文学家探查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时发现,我们认为的“正常物质”由电子、中子、质子等粒子所组成的物质,在所有物质中大约只占六分之一,剩下的、大量的是隐身的暗物质。暗物质被认为是当今宇宙探索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从哲学上讲,这里的“暗物质”(  )
A.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
B.是隐藏着的物质的派生物
C.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性
D.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
答案 A
解析 A正确,“暗物质”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B错误,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C错误,“物质”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性;D错误,“暗物质”不是一种观念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存在。
考向二 意识的本质
典例2 (2021·湖北高考)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在此迎来送往,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