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题型十四 开放(探究)类主观题【精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8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题型十四 开放(探究)类主观题【精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题型十四 开放(探究)类主观题
精练
1.(2019·江苏·高考真题)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外资企业对自己的权利能否受到保护心存疑虑。几十年过去,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发明专利累计超过177万件,年均增长11.24%。2001年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仅19亿美元,2017年已达286亿美元。2018年,我国全年境内外专利申请432.3万件,比上年增长16.9%。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抄袭、盗版、制假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扩大开放的四大举措之一,我国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这些充分展示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观念”为主题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①综合运用认识论和《文化生活》知识。②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答案】内容要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知识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尊重。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前仍然存在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的现象。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等,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加强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意义的宣传,加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和创造创新精神教育,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文化氛围。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对智力劳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文化创新意识,自觉养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惯。
【分析】本题为综合类试题,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国家机关贯彻依法治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教育的功能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观念”为主题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属于开放型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考生所提建议一要围绕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观念这一主题;二要符合理论的限定条件,即认识论(包括实践的内涵与形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认识发展的过程等)和《文化生活》知识(注意运用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的广度);三要在内容上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四是在形式上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2020·山东·高考真题)“新故相推,日生不滞。”70多年来,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某同学应邀参加一场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拟以“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本题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70年来,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背景材料,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题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可以从我国进入新时代,在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的努力,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提出的倡议,逐渐走近舞台的中央,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
3.(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大美中国
◆中国之“义”,谋世界大同之美
“义”谓天下合宜之理,贯穿中华文明,蕴含着中国人信奉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精神品质和行为准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选择、制度安排、价值意蕴、理论阐发的内在支撑。一直以来,我国秉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主张,尽己之力,贡献世界。从守望相助抗击疫情到守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从应对气候变化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到促进国际合作,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立已达人、兼济天下的中国道义。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中国之‘义’,谋世界大同”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