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5 主体分析法解答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3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5 主体分析法解答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文档介绍:
微专题讲座 主体分析法解答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主体类
主观题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全国卷
Ⅰ、Ⅱ
全国卷
Ⅰ、Ⅲ
全国卷
Ⅱ、Ⅲ
全国卷
Ⅰ、Ⅱ
全国卷
Ⅱ、Ⅲ
高考政治生活试题的设问中多数都有明确的主体要求,这类试题常见的设问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为什么”角度考查某一主体做某件事情的原因;二是从“怎么办”角度考查某一主体或某些主体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等。因此,主体分析法是应对该类试题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主体分析法,首先要明确行为主体是什么,解题时结合设问要求、材料信息,把行为主体作为切入点,然后分层作答。
(2019·全国Ⅲ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材料 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央财办、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72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201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解读信息不完整,漏答主体。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没有做到观点和材料一一对应,主体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错得离谱,张冠李戴混淆主体地位职权,且漏答主体。
满分答案
①坚持党对外商投资法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立法计划、审议通过法律草案,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程序中的体现;③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保证了立法质量;④立法先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依据。
1.政治生活中常见行为主体
主体
试题背景材料涉及具体称谓
公民
市民、居民、村民、网民、群众、老百姓、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专家学者、张三(某人)等
政府
国务院、省(市、县、乡镇)政府、××部(国家××局、委)、省××厅、市(县)××局、政府领导人(总理、省长、县长、乡长)等

党中央、中共中央、中央政治局、总书记、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各级党委(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支部、党员干部等
民主党派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人大
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省(市、县)人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人大代表等
政协
全国政协(政协常委会、政协委员)、省(市、县)政协(政协常委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
2.区分政治生活中各行为主体的职能、权力或权利
人民政府
是行政机关,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通过依法行政,具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