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综合测评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化学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28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综合测评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专题综合测评(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D [A项,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所以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B项,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C项,水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操作不正确;D项,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从实验能否成功角度考虑的。]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浸入蒸馏烧瓶内液面下,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
C.萃取时,分别用两个烧杯从下口接收有机层和水层
D.配制100 mL 0.10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时,可将2.50 g胆矾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A [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 A正确;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B错误;分液漏斗使用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错误;溶于100 mL蒸馏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故D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常数的数值)(  )
A.22.4 L CO2含有NA个CO2分子
B.0.1NA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
C.10 g CaCO3含有NA个C原子
D.2 mol Cl2含有2NA个Cl原子
B [A项,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0.1NA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mol-1=9.8 g,正确;C项,10 g CaCO3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0.1NA个C原子,错误;D项,2 mol Cl2含有4NA个Cl原子,错误。]
4.我国安徽发现了全国最大的钼矿,下图是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95Mo原子核内有53个中子
B.95Mo原子核外有42个电子
C.92Mo、95Mo、98Mo互为同位素
D.92Mo、95Mo、98Mo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不同
D [由图可知,95Mo表示质子数为42,质量数为95,中子数为53,则A、B正确。92Mo、95Mo、98Mo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正确。92Mo、95Mo、98Mo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分类
组合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H2CO3
CaF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2
D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仅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7可与KOH反应生成KMnO4和水,故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判断物质分类时要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A组中Na2CO3不是碱,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B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组中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D组分类正确。]
6.下列反应中,画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Cu+2FeCl3===2FeCl2+CuCl2
B.CO2+C2CO
C.Fe2O3+2AlAl2O3+2Fe
D.CO2+NaOH===NaHCO3
C [A项中FeCl3中的Fe,B项中CO2中的C化合价都是降低的,所以FeCl3和CO2都发生还原反应;C项中的Al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D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D [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系微粒直径大小不同,A项错误;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的依据是分散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