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生物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83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课时分层作业(五)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下列各项中能准确地说明细胞学说及其发展的是(  )
①所有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学说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D [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使细胞及其功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C.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D.细胞是先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
D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证实了“细胞核”的存在,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细胞学说将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但并没有揭示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1858年,魏尔肖指出: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
题组二 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3.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只见甲异物动,乙、丙不动,然后移动装片,发现丙异物动,甲、乙不动。据此可判断甲、乙、丙三异物的位置分别是(  )
A.目镜、装片、物镜 B.目镜、物镜、装片
C.目镜、反光镜、装片 D.物镜、装片、反光镜
B [根据题干分析,转动目镜,只见甲异物动,乙、丙不动,说明甲异物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发现丙异物动,甲、乙不动,说明丙异物在装片上;由于异物不可能在反光镜上,故乙异物在物镜上,B正确。]
4.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会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A [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甲是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置于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小,故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观察到;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影像均向左移动;高倍镜下观察物像需要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晰后再移到高倍镜下并调整细准焦螺旋至清晰。综上所述,A项正确。]
5.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甲: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
乙:用卫生纸擦拭目镜
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
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将玻片移向右上角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丁 D.甲、戊
C [乙应该用擦镜纸擦拭目镜;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换上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