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年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 )
A.阳光直射点由向南移动转为向北移动
B.公转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大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半球正值秋季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与地月系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太阳系 B.嫦娥一号探月系统
C.土星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D.蟹状星云
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球层上产生黑子和耀斑,二者周期相同
B.从太阳活动极大年到相邻的太阳活动极小年之间的平均周期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中波通讯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4.下列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日食现象 B.昼夜更替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
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6.同海拔的A地(40°N)与B地(40°S)比较 ( )
A.角速度不同 B.线速度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7.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能的是
A.火山喷发 B.地热和温泉 C.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D.水力发电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11.下列有关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下图“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示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示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受地球自转和物体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