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标内容
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3.3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深刻体会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对外开放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2.认清形势,懂得我国应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形成我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新优势;结合实例阐释我国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3.解释与论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4.结合“一带一路”等具体实例,论证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
政治认同:认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感悟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科学精神:把握开放型经济的内涵,辨析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明确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成就: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2)新时代开放要求: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适应新形势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四要)
(1)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2)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
(3)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4)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2)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1.推动者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①发展环境: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优化升级了国内产业结构;
③民生领域:扩大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①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②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1)总体要求: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①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三、世贸组织的性质与基本原则
(1)性质: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场所。
(2)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1.判一判
(1)中国举办第三届进博会有利于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提示 √ 中国举办第三届进博会体现了我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有利于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故本题观点正确。
(2)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消除贸易冲突。( )
提示 × 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可以缓和成员国之间的冲突,但不能消除。成员国之间始终存在竞争和冲突,故题目观点错误。
(3)美国再出新规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软件设计,这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公平竞争原则。( )
提示 × 公平竞争原则是指各成员国和出口经营者都不得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国际贸易竞争或扭曲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秩序,美国再出新规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软件设计,违反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而不是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故本题观点错误。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在立足对外开放基础上促进自身发展。( )
提示 × 应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5)中国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当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
提示 √ 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符合当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故本题说法正确。
2.谈一谈
如何处理漫画中反映的问题?
提示 完善全球治理,坚持多边贸易体制和正确的义利观,摒弃零和思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摩擦,实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