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7单元 第18课 全面依法治国.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94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7单元 第18课 全面依法治国.docx
文档介绍:
第18课 全面依法治国
课标要求: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引述宪法规定,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剖析立法、执法、司法实例,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阐释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说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阐述全民守法的意义。
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科学精神: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法治中国的一体化建设。
法治意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拥有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和一体化建设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原因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①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①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要求: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要求: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提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的关系
3.法治中国的一体化建设
(1)法治国家
内涵
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基本特征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怎么建设
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意义
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2)法治政府
内涵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怎么建设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意义
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3)法治社会
内涵
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怎么建设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意义
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考向展示
五年考题
考情分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2019·全国Ⅲ·38(1)
2018·全国Ⅰ·16
我国法律的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事例考查依法治国的原则;结合立法、执法、司法等热点素材,考查法治国家、法
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法治国家、法治
2021·全国乙·17
政府、法治社会
2020·全国Ⅰ·16
考向一 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