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3 “意义、影响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4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微专题讲座3 “意义、影响类”主观题解题技巧.docx
文档介绍:
微专题讲座 “意义、影响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意义、
影响类
主观题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全国卷
Ⅰ、Ⅱ、Ⅲ
全国
卷Ⅰ
全国卷
Ⅰ、Ⅲ
全国卷
Ⅰ、Ⅱ、Ⅲ
全国
卷Ⅱ
意义类题型典型设问有“……有何意义”“……积极作用”“……有什么影响”等。这是每年高考卷必考的题型,意义类设问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等;也有笼统设问的,但也应自行分为经济、政治等方面来回答。
(2020·全国Ⅲ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组织形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并再次强调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突出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数量已超过87.7万户,据2019年农业农村部信息:我国家庭农场大多由小农户升级而来,经营规模在20~200亩之间;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其中种植类农场有56.1%采用了喷灌技术,养殖类农场有近80%进行了粪便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不少家庭农场中,父辈负责生产,子女负责营销,经营的农产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全国有36.9%的家庭农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参与和分享农机、良种、技术、订单等服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14分)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①审题偏差,答题指向是“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对整个国内经济的影响;②答案脱离材料,没有依据材料信息回答。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解读提取信息不完整,遗漏“推进农业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信息。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获取信息较完整,但是解读信息不足。只是停留在信息的表面上,没有从现象到本质,对材料信息进行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整合解读。
失分警示:“意义、影响”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要分清主体对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对“党”、对“政府”、对“公民”、对“社会”、对“生产”、对“生活”等各方面,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满分答案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推进农业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民合作社服务范围,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1.答题流程
2.注意事项
解答“意义类”设问,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般可考虑如下三个切入点:
“意义、影响类”主观题专项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建设,如智能交通、智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