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67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备课导航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自觉树立全局观念
科学认知: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年考题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020·Ⅰ卷21;2019·Ⅱ卷22)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020·Ⅲ卷40;2019·Ⅰ卷22;2019·Ⅲ卷22;2018·Ⅲ卷21)
系统优化方法(2019·Ⅰ卷22)
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是高频考点
从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较多考查,主观题切口较小
知识梳理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区别: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3)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自我小测
1.连一连:
2.漫画蕴含了什么辩证法道理?
提示: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判一判:
(1)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
分析:×。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分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需要。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
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分析:×。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5)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
分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着眼于整体。
核心考点一 联系及其特征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与核心
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对比理解联系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含义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侧重点
强调的是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
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