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5课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 作业.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6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5课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 作业.doc
文档介绍:
课时质量评价(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的提高
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种官制导致官员冗余,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和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得权力分散,便于皇帝掌控,故C项正确;这种官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2.(2020·重庆模拟)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这表明当时(  )
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 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
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皇帝下发诏令必须经过“二府”,说明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体现了官僚制度较为成熟,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并非削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排除C项;虽然皇权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但难以实现官僚群体对皇权的制衡,且这种制约的现象不能代指整个制度,排除D项。
3.宋朝时期,官方对外话语经历了从以“华夷一统”为主导向以“汉唐旧疆”为主导的转变。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节点。这一转变意在(  )
A.重塑本朝正统地位 B.承认对外战争受挫
C.强化中央政府权威 D.推动国内政策转向
A 解析: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形成了以北宋和辽为中心的两个朝贡体系,这一转变意在重塑北宋王朝的正统地位,故选A项;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排除;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反映的是北宋和辽的关系,与强化中央政府权威无关,排除C项;宋辽二元并存反映的是宋辽关系,不属于北宋的国内政策,排除D项。
4.(2020·济南质检)封弥誊录制度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一大发明,欧阳修称宋代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此制度(  )
A.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 B.改善了文官队伍的结构
C.激发了官民的责任感 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
B 解析:根据材料中欧阳修对宋代科举制度的评价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弥誊录制度就是糊名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由此选出的官员主要是依据自身才能,而不论出身,这有利于改善文官队伍的结构,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措施无法激发官民的责任感,故C项错误;题干是对宋代科举制度中糊名法的描述,没有体现其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
5.(2020·济宁二模)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原先应服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原先免役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助役钱。这一举措意在(  )
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
C.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
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