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4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作业.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6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4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作业.doc
文档介绍:
课时质量评价(十四)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滨州模拟)1919年6月5日在上海“三罢”的当天,商、学、工、报界各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宣布成立“上海商学工报联合会”,商、学、工联合起来同国内外敌人斗争。这表明(  )
A.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实现了大联合
B.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C.民众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进一步提高
D.社会各界的政治诉求趋于一致
C 解析:五四运动期间,商、学、工联合起来同国内外敌人斗争,表明中国人民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有了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上海市,不能体现“全国”的联合,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各界的政治诉求,且由于阶级立场的不同,社会各界的政治诉求不可能趋于一致,排除D项。
2.1919年12月,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指出,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就是适应人类一体的道德、世界一家的社会之道德。这表明当时(  )
A.进步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的探索
B.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了先进的国人
C.唯物史观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D.新文化运动推崇的道德观渐入人心
B 解析:李大钊认识到“劳工神圣”的新伦理,认识到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体现,表明马克思主义对李大钊产生了深刻影响,故B项正确。A项“开始”不符合史实;C项“共识”不符合史实;题干所推崇的道德已经不同于新文化运动的道德观,故D项错误。
3.(2020·武汉模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可”,“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
,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用强力拥护公理”思想旨在(  )
A.反思中国的外交失败 B.抗议列强的经济欺凌
C.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 D.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
D 解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陈独秀提出了“用强力拥护公理”的思想,这体现了陈独秀用武力维护公理的意图,其目的在于唤醒广大民众的救亡意识,故D项正确;由材料可知,陈独秀没有认识到中国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和国力衰退,A项排除;B、C两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4.(2020·日照质检)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了集会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青年》等杂志纷纷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新青年》上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的《“五一”运动史》《劳动者的觉悟》等文章,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这种现象表明(  )
A.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推进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
C.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D.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涉及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唤醒了工人的觉悟,从而使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