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20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作业.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5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20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作业.doc
文档介绍:
课时质量评价(二十)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作者是时任南京大学政治系教师胡福明。他后来回忆说:“文章的理论观点并不是我的首创,我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把它写了出来。”确切地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是指(  )
A.拨乱反正成为时代最紧迫的要求
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期
C.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将展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
A 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上急需一种思想能够拨乱反正,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故选A项;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排除B项;材料中的“时间点”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背景,而不是这篇文章发表的影响,C、D两项属于文章发表的影响,排除。
2.(2020·滨州二模)1978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有条件、有计划地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奖励、计件工资办法,严格控制奖金总额和计件超额工资。这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政府尝试突破计划体制束缚
D 解析:由材料“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可知,政府在当时已开始尝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鼓励多劳多得,故选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才初步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3.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作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根据土地的特点自由种植农作物,故选C项;统购统销政策直到20世纪90年代粮票废除后才结束,排除A项;材料提到棉花用来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并非直接投向市场,排除B项;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
4.1979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牌价提高了21.19%,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700亿斤,减少了55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400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300斤一律免购。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推行包产到户
C.给予农民政策优惠 D.积极应对农业困境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牌价,同时降低了征购粮食基数,又对口粮和杂粮不足地区进行了免购的规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当时政府给予农民政策优惠,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包产到户和应对农业困境,A、B、D三项错误。
5.(2020·济南三模)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