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30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30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doc
文档介绍:
第30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
一、背景
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1)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2)巴黎公社孤军奋战;十月革命得到工农兵的支持。
(3)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夺权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4)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布尔什维克党
(1)背景: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建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时间及意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5.理论--列宁主义
(1)内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意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建立政权: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意义
1.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2.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十月革命结构图示
俄国十月革命进程特点
(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
①建立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的关系
(1)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俄国初步确立。
(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2.主要内容: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3.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
1.主要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2.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苏联模式
1.建立: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3.评价
(1)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2)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