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八讲交通与社会变迁(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2.2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八讲交通与社会变迁(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文档介绍:
第八讲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考点一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古代著名的人工道路
时期
概况
罗马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秦朝
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
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朝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
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运河的开凿
时期
概况
春秋时期
已有运河
秦朝
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
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
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17世纪法国
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17世纪荷兰
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1.元政府特设站户,每站平均约200户,全国站户在30万户以上。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耕地四顷以下者不输租税,但这些田地不能卖给非站户。驿站上的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大部分由站户负担。由此可见,元代( )
A.保护小农对土地的所有权 B.着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 D.积极加强对外经济交往
考点二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1)西汉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南海。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明朝: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
(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全球航路的建立
(1)古代探索: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2)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3)运河开通: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2.根据欧洲学者统计,从美洲运到亚洲的白银,约占美洲白银产量的30%。其余70%以上是输送到欧洲大陆的。但是,输送到欧洲的白银约40%仍然被送到了亚洲。欧洲的白银在明朝中后期运往中国最常用的路线是( )
A.伦敦-威尼斯-亚历山大港 B.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泉州
C.里斯本-果阿-澳门 D.阿卡普尔科-马尼拉-澳门
考点三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火车与铁路交通
(1)铁路时代: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2)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当时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
2.海路交通
(1)汽船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轮船出现。
(2)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3.汽车的出现与发展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3.1844年电报问世,1851年海底电缆成功铺设,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螺旋推进器、铁质外壳、复合式发动机以及表面冷凝器,被视为远洋蒸汽机轮(船)的“四大创新”。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 )
A.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刺激了西方企业经营方式创新 D.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考点四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