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解密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复习讲义).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2.0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解密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复习讲义).docx
文档介绍:
解密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考点热度 ★★★★★
2022年高考涉及知识点分布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隋唐时期的政治
(2022 广东卷 03)南北朝到隋唐中央官制的变化
(2022 全国甲卷 02)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22 浙江卷1月 05)唐朝三省六部制与加强专制主义
(2022 山东卷 16)隋朝地方制度与加强中央集权
(2022 湖南卷 03)唐朝的科举制度与影响
隋唐时期的经济
(2022 湖北卷 03)唐朝的钱荒现象
(2022 浙江卷6月 05)白居易的诗与唐朝商品经济
(2022 北京卷 02)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2022 辽宁卷 03)水运与经济发展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2022 海南卷 03)西晋时期的民族交融
(2022北京卷 16)唐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族交融
隋唐时期的文化
(2022 全国乙卷 02)唐朝的书法特点
(2022 江苏卷 03)唐朝书法艺术吸收前代特点
考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隋唐时期的政治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创设学****情境和综合情境,考查这一时期制度变化的背景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理解。
联系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军事制度、疆域治理等方面的变化,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制度变革的特点及作用。
隋唐时期的经济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创设学****情境和复杂情境,考查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表现,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原因及作用。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本单元中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文化特征和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交往都体现了时代特征,将成为新的命题重点。
隋唐时期的文化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创设学****情境和综合情境,考查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突出考查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核心考点一 隋唐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与专制主义
1、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内容
(1)汉武帝设立中朝,到东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各自的职掌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也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为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4)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完整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之间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常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3、唐朝中央官制的发展演变——翰林院和枢密院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在发展过程中,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中书门下三品”等,进一步削弱相权,防止大权旁落。
唐前期在中央掌握决策大计的是三省宰相班子,唐后期逐渐过渡到翰林学士和枢密使手中。
唐初,设有学士机构。学士无品秩,地位不高,但得参与谋议,充作政府顾问。玄宗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大体来说,此时翰林的组织机构尚不严密,决策权还不固定。宪宗对翰林院进行强化,翰林学时实际上成为法定的内相。唐后期,翰林学士草诏权固定,翰林院成为正式决策机构。
枢密使参知政务与唐朝宦官势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唐初,宦官无权过问军政大事,随着宦官集团的壮大,宦官干政的现象也产生了。宪宗在强化翰林院职权的同时,又设宦官担任的枢密使一职。宣宗时出现枢密院,机构已相当完善。枢密使的任务是为皇帝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奏。枢密使认为有不便之处,可以黄纸写意见,贴于诏敕之后,称为“贴黄”。枢密院逐渐成为设于内廷的决策机构。
随着翰林院和枢密院权力的上升,三省宰相的权力日以下降。宪宗以后,国家的决策大计都由翰林院草诏,经枢密使宣付中书门下执行。三省制度,逐渐解体。
二、隋唐时期的地方制度与加强中央集权
1、隋朝
概况: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
(1)隋朝地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