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复习讲义).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48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复习讲义).docx
文档介绍:
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
考点热度 ★★★★★
2022年高考涉及知识点分布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清末民初的政治
(2022 山东卷 06)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2022 广东卷 07)清末新政加快社会结构变动
(2022 湖北卷 07)辛亥革命与帝制到共和时代的时代变化
(2022 江苏卷 07)革命态度影响个人剃发行为
(2022 浙江卷6月 12)五四运动中商人的爱国行为
(2022 辽宁卷 08)五四运动中商界对学生运动的支持
(2022 海南卷 06)国民大革命与孙中山生平
清末民初的经济
(2022 浙江卷1月 1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
清末民初的思想
(2022 广东卷 08)女性觉醒与社会转型的艰难
(2022 山东卷 17)近代女性觉醒与社会转型的艰难
(2022 全国乙卷 0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考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清末民主的政治
结合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创设学术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变化,突出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清末民初的经济
结合辛亥革命以来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创设学****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清末民初的思想
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化的过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特点及作用,重点考查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核心考点一 清末民初的政治
一、清末新政
1、概况: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
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的是1901—1905年清政府的改革,将1906—1911年为预备立宪
2、目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安抚立宪派,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3、内容:
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制度近代化】
编练新军【为革命党所掌握的新军,成为覆清的主力】
倡导创办工商业,颁布了一些列工商业章程和奖励实业的办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推广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建“皇族内阁”
4、评价:
实质是清政府极力维护专制统治的政策调整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近代知识分子产生,西学和民主思想传播,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二、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背景
(1)政治上:
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部分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上: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并与改良派进行论战
(4)组织基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1894年,美国檀香山,兴中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些利武装起义【徐锡麟、秋瑾,广州黄花岗起义】
2、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政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局限性:权力归资产阶级所有
(3)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局限性: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3、武昌起义
(1)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美、法、德签订借款合同,将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引发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2)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后,14个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直接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因人立法),根本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
(2)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