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4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三星堆出土文物。由图可见,青铜立人像明显吸收了中原制作技术,但金面具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人首鸟身像虽仿效商文化风格,却又有别于商文化而凸显民族和古蜀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下图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猪。此陶猪体态肥胖,腹部下垂,四脚较短,前躯和后躯的比例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此外,在河姆渡遗址内,破碎的猪骨和牙齿随处可见,有些陶器上也绘有猪纹。据此可知
A.中国南方率先开始驯化和饲养猪 B.河姆渡先民可能已产生审美意识
C.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 D.制陶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手工业
3.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
A.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 B.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
C.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 D.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
4.考古发现,甲骨卜辞中作为名词的“帝”字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神灵,二是指祖先。称呼先王时往往两字混用,如“祖甲”“祖乙”有时又称“帝甲”“帝乙”。这说明
A.人类政治制度起源于祖先崇拜 B.商代已出现了神化祖先的观念
C.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源远流长 D.宗法制是血缘与宗教观的结合
5.商王太甲被辅佐大臣伊尹放逐,伊尹代行天子职权,这在当时不但不受到谴责,反而获得普遍的赞扬;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代理政事,却遭到许多的非议和指责。这反映出
A.王位继承制度确立 B.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
C.王权观念逐渐强化 D.家国一体观念获认可
6.西周初期,在王室册命诸侯仪式上,受封者要进行盟誓。《左传》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卿大夫、士的册命以及子孙世袭爵位时也都要盟誓。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
C.稳固周朝统治秩序 D.宣扬政权更替合法性
7.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
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8.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黄河中游诸国流通“布币”,东方齐国流通“刀币”,南方楚国流通蚁鼻钱。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 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