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湘教版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地理 湘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1.21 MB

手机浏览
1/12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湘教版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介绍:
2015春期河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二年级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1.A【解析】神舟九号发射时间为6月16日,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2.C【解析】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中时区(0时区)区时,把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即可。
3.B【解析】地球公转速度七月初最慢,一月初最快。
4.D【解析】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在冬季(11月至次年4月),这其间约1/2的时间由准静止锋控制,故D正确。
5.A【解析】由于受云贵高原的阻挡,冷暖气团滞留在滇黔之间,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特征,故A正确。
6.C【解析】冬季时,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及附近山地的阻挡,与南部的暖湿空气相持而形成昆明准静止锋,所以主要原因是地形影响,故C正确。
7.C【解析】可判断图示为北印度洋的夏季季风洋流,M、N流向根据图示受陆地轮廓的影响,但M、N方向会随季节变化,可见跟季风有关,即大气环流,故选C。
8.C【解析】图中渔场成因类似秘鲁渔场,该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故选C。
9.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②④两地不位于断裂带;③地花岗岩为侵入岩。
10.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示区域首先由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层,后来地壳运动造成岩层弯曲(褶皱);又经过岩浆侵入作用切断原有沉积岩层,最后岩层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图示地貌。
11.C【解析】M地区位于赤道附近,但其气候干燥少雨,故其自然带呈非地带性分布规律;N地区位于板块生长边界;K地区位于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选项C正确。
12.B【解析】该季节,印度洋北部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我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航行方向为自东向西,因此航行时顺风顺水。故选B。
13.C【解析】“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一年四季祖国大好河山都有美景可供观赏,体现了旅游景观的季节性特征和多样性特征,故C正确。
14.C【解析】“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意思是山水处处明媚秀丽,晴雨天色变幻奇异,体现了旅游资源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故C正确。
 
15.A【解析】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其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达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主要景点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鲸馆、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铁码头等,所以“刘公岛,不仅仅是岛”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征,故A正确。
16.A【解析】从材料看,世博会期间游客达到7000万人次,说明游客较多,这么多游客很大一部分来自平民,A合适。
17.B【解析】入境的外国人的消费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同时,平衡了货币的国际收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毕竟,外国游客的数量较少,且不在此定居,对于稳定市场的作用不大,B对。
18.B【解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欣赏时应把握观赏时机,A错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欣赏时做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B正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欣赏时应选择观赏的位置(角度),C错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欣赏时应把握观赏时机,D错误。
19.C【解析】不同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同,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资料等掌握丰富的知识,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抓住景观特色,①正确;园林景观中有水、植被等景观,观赏时应把握观赏时机,②正确;建筑、园林及一些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在观赏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节奏,③正确;园林景观的观赏应置身其中,④错误,故C正确。
20.A【解析】河北、天津离北京近,位于北京故宫的最优吸引半径内,所以北京故宫的游客主要来自河北、天津,故A正确。
21.D【解析】到北京的游客大多游览故宫,很少有人游览雍和宫,雍和宫与故宫景观雷同,知名度低于故宫,即雍和宫景观地域组合状况较差,故D正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