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 2015.7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请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3.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流感袭来,医生给年老体弱者一般采用方法②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4.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5.生态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柱形图表示性比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秋季更有利于该岛屿社鼠种群的繁殖
B.社鼠种群数量与性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
D.性比率通过影响年龄结构间接影响种群数量
6.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时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7.右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8.右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根本上看,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沼气池微生物及蚯蚓等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有关右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 Y 表示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 d
B.若 Y 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d
C.若 Y 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
D.若 Y 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则 d代表生产者
10.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利昂等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1.下图示苹果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
素,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生长素起主导作用
B.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低
C.果实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中含量最高
1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