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下册语文:5.16《谏太宗十思疏》学案(沪教版第四册).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二下册语文:5.16《谏太宗十思疏》学案(沪教版第四册).doc
文档介绍:
《谏太宗十思疏》学****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学****要点
  1.作者、写作背景
  ①作者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著名政治家。隋末为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唐朝。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人有胆量,敢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助成'贞观之治'。后代一些诤臣都以他为楷模,亦泽被后世。 著作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
  附: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②写作背景
  '疏',即奏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是魏征在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的。唐初随着天下安定,太宗有骄奢之意。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戒之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亦属可取事理。后来唐太宗曾赐手诏,褒奖魏征,并说:'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此文中提到的'用人''纳谏'等策略被采纳,为成就'贞观之治'起到了大作用。
  2.课文内容简讲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运用比喻推理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第二段: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十条劝戒,正面论述'十思'的好处。
  3.写作特点
  ①正反论述,说理透彻。
  对同一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如第一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固本疏源',如第三段对'十思'的正反论述。
  ②比喻论述,生动有力。如第一段的比喻及比喻推理。
  ③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多用骈偶句式,但又不受骈体束缚,夹以散句,既整齐华美,又自然流畅。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王仁裕《玉堂闲话》)
  1.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得丹砂之妙     称:声称。
  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  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为神。
  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  诘:审问。
  2.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如弱冠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此,'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至于输货求丹
    输货:运送财物。
  C.欲参觐
    参觐:拜见。
  D.道士颦蹙
    颦蹙:皱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