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预测卷02 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预测卷02 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docx
文档介绍:
预测卷02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300年,正是新的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之时。明清两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朝廷对朝贡有严格的规定。明朝规定海外贡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不允许私自交易。1757年,清廷将过去对西方商人的多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这种朝贡贸易关系从16世纪起开始不断受到西方殖民势力的挤压,处于衰落之中。明中后期开海贸易后,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面临着与西方殖民商人的竞争。明清政府对出海贸易的中国商民规定种种限制,削弱了中国商人的竞争力和防卫能力。当中国商民在海外道受迫害和屠杀时,明清政府漠不关心。这严重助长了西方殖民者的气焰,等于是把世界市场的主动权拱手交给西方殖民势力,导致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地位的衰落。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远航美洲,印度洋、太平洋这些远离欧洲人的水域到16世纪成了欧洲人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台。中国和欧洲是新的世界贸易的两个终端,由这个时代两条最主要的商业航线连接着。绕好望角而来的葡萄牙人在16世纪初到达中国,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多经好望角跨越印度洋从西而来。经南美跨越太平洋而来的西班牙人也接踵而至,开通了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大帆船,来往于墨西哥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到大银,用来交换中国丰富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贸易利润惊人,但却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的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政府对新的海上贸易的反应。(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控制太平洋丝调之路的有利条件。(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变。(5分)
【答案】(1)反应:继续推行朝贡贸易;限制西方人来华贸易;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不保护中国商民的海外商贸活动。
(2)有利条件:率先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墨西哥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政府支持。(任答3点)
(3)演变:地区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欧洲开始主导世界贸易格局;中国丧失世界贸易主动权;阿拉伯商人丧失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优势
【详解】(1)反应:根据材料“明清两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朝廷对朝贡有严格的规定。明朝规定海外贡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不允许私自交易”可知继续推行朝贡贸易;根据材料“1757年,清廷将过去对西方商人的多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可知限制西方人来华贸易;根据材料“明清政府对出海贸易的中国商民规定种种限制,削弱了中国商人的竞争力和防卫能力”可知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根据材料“当中国商民在海外道受迫害和屠杀时,明清政府漠不关心”可知不保护中国商民的海外商贸活动。
有利条件:根据材料“ 随着哥伦布远航美洲,印度洋、太平洋这些远离欧洲人的水域到16世纪成了欧洲人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台”可知率先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根据材料“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大帆船,来往于墨西哥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可知墨西哥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殖民地;根据材料“西班牙从美洲掠夺到大银,用来交换中国丰富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