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1·绍兴模拟)《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匡胤即位之初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问道于赵普。赵普对曰:“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中与“稍夺其权”相关的举措是 ( )
A.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B.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C.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解析】选A。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北宋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这一措施属于材料中的“稍夺其权”,故选A;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是“制其钱谷”的措施,排除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是“收其精兵”的措施,排除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是为了削弱宰相权力,不是针对方镇采取的措施,排除D。
2.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 )
①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设枢密院掌管军政
③设三司专掌财政
④废宰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分割宰相权力”首先是参知政事参与行政,甚至长期不设宰相,故①正确;宋太祖设专门的军事管理部门听命于皇帝,是枢密院,故②正确;宋太祖把财政从宰相的权力分出去,设立三司管理财政,故③正确;④是明太祖的做法,故错误,A符合题意。
3.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解析】选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4.宋代,一切诏书均以君主的名义颁发;但诏令不可出自君主独断。皇帝旨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诏令“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果政令“有未当者”,则由“台谏劾举之”。这一体制 ( )
A.避免了当政者决策失误
B.构建了权力制衡的民主模式
C.体现了文官政治的成熟
D.表明宋代君主专制受到削弱
【解析】选C。材料中体现了政治体制的规则性,即从决策到审议、封驳均有严格的规范,这是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故选C。
5.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 )
A.与三司使转运使三权分立
B.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是宋贫弱的根源
【解析】选C。发运使总领几路上供,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也没有遍设各路的地方机构,这既保证了上供漕运,加强了中央集权,又防止了转运使权力膨胀,故选C。
6.南宋学者叶适《水心别集》中指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以下结论最能体现叶适观点的是 ( )
A.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与安定
C.“柔”是指文官统军
D.宋代崇文抑武导致边防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