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1·衢州模拟)“它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实践标准而不是别的标准来检验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辨明是否为真理。这样就在思想上解除了对***的迷信和盲从,而这正是后***时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这里的“它”是指 ( )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D.“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
【解析】选A。据材料“肯定了实践标准”“解除了对***的迷信和盲从”可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故选A。
2.2021 年 1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下列有关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4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2005 年,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D.2018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解析】选C。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是2005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而非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故C错误,符合题意。
3.(2021·台州模拟)1978-198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增长率由1978年的6.7%上升到1984年的13.6%,呈明显提高态势,最高年份1979年为19.2%。而这一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6%。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
B.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进一步提升
C.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扩大
D.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解析】选A。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故选A;1984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还没有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排除B;国有企业大都在城市,其自主权扩大与农民增收之间无太大关系,排除C;D是改革开放的影响,与农民增收之间无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解析】选D。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A排除;B与材料无关;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本题选D,材料所述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5.(2021·绍兴模拟)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
党的会议
观点或论断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十二届三
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
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
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
【解析】选A。从表格中的会议观点来看,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故选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排除C;材料主要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非政治上的民主,排除D。
6.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这表明 ( )
A.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不断扩大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正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