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1·衢州模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曾说,“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据此可知,康广仁 ( )
A.肯定了戊戌维新的积极意义
B.批评了戊戌维新的守旧软弱
C.分析了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
D.赞扬了戊戌维新的斗争精神
【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康广仁认为变法反对势力过大,君主无权,最后必然会失败,说明的是康广仁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故选C。
2.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虽然时间很短并且很快就失败了,但其历史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 ( )
A.对新思想在中国社会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解析】选A。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最重要的影响是对传播救亡和改良的思想意义重大,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故选A;戊戌变法最终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而告失败
,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能够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C、D。
3.(2021·湖州模拟)“洋教闹中原,佛祖受欺压,圣贤亦蒙羞。佛法五常不再尊,天地一怒止住雨,八百万神兵下天庭,除尽洋教送甘霖。”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B。“洋教闹中原……天地一怒止住雨……除尽洋教送甘霖”可知其具有明显的反洋教色彩及浓厚的封建迷信性,应为义和团运动,故选B。
4.(2021·绍兴模拟)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对清朝统治,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 )
A.中外文化兼收并蓄
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
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
D.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借助宗教理论来开展斗争活动,这说明他们缺乏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义和团运动“灭洋”,不能体现中外文化兼收并蓄,排除A;材料主要涉及宗教层面的借用,排除C;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均未追求民主,排除D。
5.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C.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被迫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解析】选C。“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是指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A是鸦片战争的影响,B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D是中英《北京条约》的内容,均排除。
6.“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以上条款可能引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