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八)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八)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 史 (八)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从这一历程可以看出( )
A.夏朝已奠定分封制雏形 B.商朝重视邻里互帮互助
C.西周变革社会力度彻底 D.先秦土地税制有固定性
【答案】D
【解析】贡、助和彻是先秦时期的征税方法,根据材料“五十而贡”“七十而助”“百亩而彻”“皆什一”可知,这三种征税方法都按照十分之一的标准征收赋税,说明先秦时期的土地税制具有固定性,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几个朝代的征税方法,并不能说明西周变革社会力度彻底,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2.西汉惠帝时,监御史制度在各郡普遍恢复,但各诸侯国不设监御史。汉文帝时,“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将郡、国都划入刺史州部。汉武帝将州部由九个增至十三个,并设立固定办公机构。这些做法反映出汉代( )
A.王国地位显著提升 B.专制集权不断加强 C.官员选任制度完善 D.刺史行政权力扩大
【答案】B
【解析】从西汉惠帝到汉武帝,地方监察范围由郡扩大到国,监察机构数量逐步增多,监察官员常驻地方,这加强了专制皇权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王国地位下降,A项错误;西汉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不能直接体现官员选任制度的完善,C项错误;西汉时,刺史负责监察,“行政权力扩大”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3.唐太宗对流落“外蕃”的人口,采取回归者免除徭役与赋税3~5年的措施。此举吸引了大批人口回到“内地”,仅贞观三年(629年)自塞外归来者就有120多万人。这一举措(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助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导致均田制瓦解 D.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吸引了大批人口回到‘内地’”可知,这一举措充实了“内地”的劳动力,助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故选B项;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是通过削弱地方权力体现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均田制的瓦解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的,并非材料中的举措,排除C项;民族政策是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政策,而据材料“流落‘外蕃’”“回到‘内地’”可知,这一举措针对的并非民族问题,排除D项。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常被学者用来论证北宋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