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九)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九)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 史 (九)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答案】D
【解析】富民思想不等同于民本思想,且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提出富民思想的不是统治者,无法得出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B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的富民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自耕农阶级和小农经济的要求,说明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D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2.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经常更换年号,通常每隔六年或四年即换一个新年号,象征新的开始。王莽代汉,制造大量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应天受命的新君,国号也改为“新”。据此可知( )
A.社会矛盾倒逼政府变革 B.君主集权促进思想革新
C.主流观念影响政治行为 D.政治权威源于文化演变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应天受命”是董仲舒新儒学“君权神授”思想的体现,而其在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主流,说明主流观念影响政治行为,故选C项;材料中汉武帝和王莽的做法都是出于个人统治的需要而主动进行的,并非被“倒逼”,排除A项;材料中统治者更换年号的行为不属于思想革新,排除B项;政治权威主要源于政治体制,而非文化演变,排除D项。
3.唐代中央重视向地方民众核实地方官员的政绩;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注地方官员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也可以“诣阙”请求官员去留。这些举措( )
A.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稳定 B.保障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C.导致地方官员权力的萎缩 D.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唐朝中央政府重视地方官员在地方的工作是否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而且地方乡族势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或者影响官员的去留,这有利于地方官员有效治理地方,而且对于基层社会的秩序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故选A项;题干反映中央政府关注的是地方官员在地方管理中的有效和和谐,不是国家权力是否渗透到乡村,排除B项;上述措施不是不让地方官员有更多的权力,而是希望地方官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