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十四)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3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十四)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 史 (十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楚国国君熊渠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到了公元前541年,楚令尹围设宴招待晋国大臣赵孟时,赋诗作歌,以诗言志,表现得知书知礼而有才学。该变化表明( )
A.周王权威在楚国逐渐得到加强 B.楚文化逐渐融入华夏文化之中
C.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 D.楚国实力削弱不得不遵从周礼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楚国国君不接受西周的文化,但是公元前541年的春秋时期,楚令尹围已经知书知礼,说明楚国文化已经受到西周影响,故选B项;公元前541年是春秋时期,当时的周天子权威走向衰落,在楚国也不会加强,排除A项;春秋时期国家还处于分裂时期,后又经历了战国时期才走向统一,排除C项;西周时期楚国实力不如西周,但是春秋时期出现过楚王问鼎的事情,说明当时楚国实力是增强的,排除D项。
2.依据表1能够推断出( )
表1 《史记》《汉书》中有关西汉分封制的部分记述
记述
出处
(汉高祖认为)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汉书·高五王传》
(汉文帝时)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毋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
《史记·孝文本纪》
(汉景帝时晁错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A.高祖以秦为鉴大封异姓王 B.文帝时淮南王举兵反抗朝廷
C.景帝用推恩令进行了削藩 D.汉武帝终于解决了王国问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令诸侯以私恩裂地……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促使分封的诸侯越来越多,诸侯王控制区域缩减,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故选D项;据材料“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可知汉高祖认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的同姓子弟太少,因此他大封同姓,排除A项;据材料“淮南王……擅为法令”可知淮南王只是废除先帝法令,擅自制定法令,并未举兵反抗,排除B项;据材料“(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可知是汉武帝用推恩令进行削藩,并非汉景帝,排除C项。
3.图2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