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十五)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9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十五)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 史 (十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上古时期,贵族的姓得自远祖,百代不变,如夏王姓姒,商王姓子,周王姓姬。随着时代推移,一姓当中分出越来越多的氏,通常以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祖父名字等立氏,成为姓的分支。在周代,一个氏的建立即表明一个小宗从大宗中分裂出来另立门户。由此可知( )
A.百姓已经成为民众的通称 B.封国名在姓氏中占比极大
C.古代社会的姓氏百代不变 D.宗法观念对姓氏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贵族的姓得自远祖……”、“在周代,一个氏的建立即表明一个小宗从大宗中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可知姓氏与家族、宗族密切相关,故选D项;材料侧重姓氏的渊源,且据材料“一个小宗从大宗中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可知当时姓氏仍旧存在等级差异,并未实现百姓已经成为民众的通称,排除A项;材料突出姓氏的来源,以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祖父名字等立氏并不能判定封国名占比极大,排除B项;据材料“随着时代推移,一姓当中分出越来越多的氏”可知姓氏变化较大,并非百代不变,排除C项。
2.图1为《通典·职官六》中关于御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秦汉时期御史的设置( )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
◎秦汉为纠察之任
图1
A.进一步完备了中枢机构 B.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C.促进了监察体系的完善 D.增强了古代制度的多变性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是掌管赞书和颁布法令,而战国时期主要是“记事之职”,秦汉时期主要是监察的职能,这说明御史的设置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故选B项;材料反映御史职能的变化,而非中枢机构的调整,排除A项;御史在秦汉时期的职责是监察,在秦汉之前没有监察的职责,无法反映监察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反映御史在周、战国和秦汉职能的变化,并非制度的多变,排除D项。
3.宋时平均每年的铸币数量为13万至31万贯,10世纪晚期达到88万贯,到了11世纪高达183万贯,但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曾出使辽国的苏辙说过:“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宋朝纸币的使用( )
A.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