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题
备考攻略
抓住两条线索
(1)水陆空交通的变迁;(2)交通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古代交通发展
从原始社会天然的道路与河流到古代著名的人工道路和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海陆交通新时代
(1)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建立;(2)工业革命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交通发展影响生活
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在市内通行提供方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对时间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
一、水陆交通的变迁
1.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①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惯性的足迹。
②人类定居生活后交通的需要。
③生产的发展。
(2)古代交通的代表性成就。
项目
代表成就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2.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①西汉时期形成了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东线及通向印度洋的南线两条航线。
②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③郑和下西洋:
ɑ.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b.概况: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④中国古代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古代西方对海洋探索。
①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②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③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⑤新航路开辟。
(3)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概况
①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②哥伦布到达美洲;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④欧洲人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3.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火车的发明与影响。
①条件: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
②发明: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③影响: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2)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
①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②京张铁路:
a.时间:1909年竣工。
b.地位: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c.局限:当时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
(3)轮船的发明与发展。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②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③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4)近代中国航运业发展。
①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②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跨越时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秦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差异。
秦帝国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帝国与对外侵略联系紧密;秦帝国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帝国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秦帝国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陆海交通的发展:
(1)汽车的发展。
①福特T型汽车:
时间
1908年
地位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