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下).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0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下).doc
文档介绍:
解密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下)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20山东卷,3题,3分
唐朝内部权力分配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
中等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2题, 4分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等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2题,4分
唐朝的藩镇割据
以学者的研究切入考查藩镇割据
较难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41,12分,
北宋时期的基层治理
以文献史料切入考查北宋时的基层治理
中等
分析解读
该知识点在山东卷中考查频率比较高高,知识点比较重要。多以文献记载、考古遗存等形式出现;考查秦汉至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备考复****时要加强对文言文史料的解读能力的训练及史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核心考点 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解密】
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
线索一: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二: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权分三司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三: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它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是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谁也不能独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4)秦朝建立的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2.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②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2)历史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
3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