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doc
文档介绍:
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20年山东卷
未考查
分析解读
该考点是考查热点,2020年山东高考未涉及,但复****中需要关注。2021年新高考有可能以文献记载、考古遗存、历史研究等创新情境,考查分封制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宗法制的核心、影响;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多位于选择题第一道题的位置。备考复****时要加强对文言文史料的解读能力的训练及史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核心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解密】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溯源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
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废除
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遗存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一、血缘宗亲影响下的中国早期政治体制
1.中国古代“家天下”观点的由来
(1)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
(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3)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2)评价:
①由于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
②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