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分层训练)(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1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分层训练)(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解密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A组 考点专练
考点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21·贵州贵阳市·高三一模)与前代相比,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展到欧洲诸国,与周边亚洲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则逐渐削弱,但政府依然用朝贡外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这表明清政府
A.清醒认识国际关系格局 B.审时度势、维护国家版图完整
C.沿用朝贡外交笼络列国 D.不识时务、拒绝顺应世界潮流
D【详解】鸦片战争前,在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对外交往范围扩展的情况下,清政府依然用朝贡外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表明其不识时务、拒绝顺应世界潮流,D项符合题意;清醒认识国际关系格局与清政府“依然用朝贡外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审时度势、维护国家版图完整,B项错误;沿用朝贡外交笼络列国与材料主题不符,C项错误。
2.(2020·四川德阳市·高三一模)在《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英使璞鼎查向清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允准其他各国来五口通商,英国“断不阻止”。维多利亚女王在将《南京条约》送达国会的咨文内更明确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同样的权利,要给予一切工业的国家享受。”上述主张旨在
A.促成列强共治中国局面 B.实践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实现殖民利益的最大化 D.敦促清廷扩大开放范围
C【详解】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具体体现,但没有反映出英国发动殖民战争的根本目的,B项与C项是“途径”与“目的”的关系,故排除B项,C项正确;共同宰割中国是19世纪末世纪初列强为缓和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而提出的方案,尤其是从义和团运动到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对外国分享其对华通商权益持开放态度,没有提及要求清政府扩大开放范围,故D项错误。故选C。
3.(2019·全国高考模拟)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位28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据此可知,此项新政策的实施
A.打破了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的状态
B.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
C.提供了中国自强运动的良好环境
D.引发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详解】根据概括“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维持了暂时和好的局面,客观上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的开放表明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状态已被打破,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仅在应对西学问题上产生分歧,但都是为了维护统治,且慈禧太后支持洋务运动,因此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对立并未加剧,故B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此新政策的实施使中外出现和好的局面不相符,故D项错误。
4.(2021·陕西宝鸡市·高三一模)晚清时,为***白莲教和太平天国等起义,清政府鼓励地方团练,李鸿章的淮军诞生于此时,李鸿章强调募集边僻地区的山民,他还让带兵官自行回乡募兵,以一地之兵集中于一营,这样做旨在
A.以乡野土民的淳朴,加强控制 B.以乡土情怀、宗法认同提升凝聚力
C.厚饷吸引乡民,扩大兵源 D.形成与列强对峙的对方武装力量
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偏远地区山民有较强的的宗族联系,因此李鸿章重点募集边僻地区的山民,而古代民众带有乡土情结,以一地之兵集中于一营有助于提升凝聚力,B正确;李鸿章看中的不是山民的淳朴,排除A;厚饷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李鸿章的部队主要是***国内的白莲教和太平天国等起义,排除D。
5.(2020·河南郑州市·高三一模)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民革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日本随军记者因此感慨;"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这现象反映了
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观念淡漠 B.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近代民主意识观念淡薄 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半封的社会
A【详解】19世纪末的“日清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中,九连城出现居民欢迎日本占领,甚至慰问日本军队的现象,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民族意识观念淡漠,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意识淡薄,与民主意识无关 ,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错误。
6.(2021·山东淄博市·高三一模)下图为清末杨家埠年画《两国合好》。1895年4月17日,清朝李鸿章、李经方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今下关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