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时3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49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时3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doc
文档介绍:
课时3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纲呈现
学****重点
百家争鸣与先秦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历史地位。(2)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的主张。(3)孔子★。(4)先秦文化(商代甲骨文、青铜铭文、《诗经》与楚辞)。
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思想
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2.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克己复礼”。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1)政治: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道家
老子
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提出“无为而治
开创道家学派
”的政治主张;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韩非子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发展趋势
3.选修部分: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4)
(1)背景
(2)内容
①政治
(3)影响
①对中国
②对世界
考点二 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春秋战国:使用硫磺和硝石,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3)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4)战国: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
(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2)成就
4.文学
(1)《诗经》
(2)楚辞
[边角知识·练一练]
1.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角度,认识百家争鸣局面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出现提供了社会条件,“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并向其对立面转化的。
3.商鞅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体现了商鞅的什么主张?
答案 社会变革发展的思想。
4.战国时期荀子发展了儒学。与孔孟相比,其政治思想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 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5.先秦时期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二者主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从范围看:儒家的范围狭窄,讲究阶级性;墨家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从代表的阶级利益看:儒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教材补遗·想一想]
1.重要概念——周孔之道
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以周公事业的继任者自居。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故有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
想一想 “周孔之道”的说法说明了儒学产生有何重要特点?
答案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植根于历史的传统中。
2.重要概念——早期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
想一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思想中“民本”思想的主要体现有哪些?
答案 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
3.史学争鸣——德治与法治之争
(1)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成文法诞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出现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和法家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