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56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案.doc
文档介绍:
课题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辽与西夏
1.辽的统治:
2.西夏的统治:
(1)建立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二、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2.征战: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4.制度建设:猛安谋克制度。
(1)性质: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2)内容: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
,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5.盛衰:
(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崛起: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征伐: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统一:
(1)改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2)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统治措施:
(1)交通:元朝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中央:宰相机构是中书省。
(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①内容: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
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②意义: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4)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①对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③对台湾: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考查对元朝民族关系的认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这是元朝统治进步的一面。但是,元朝执行民族分化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有违历史发展潮流。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民族交融:
(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的形成: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1)目的: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
(2)内容:蒙古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3)变化。
①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爆发,元朝灭亡后,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②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探究点一 宋、辽、夏、金、元的民族关系
史料一 (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①,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②。
——摘自《简明宋史》
【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概括盟约内容的特点,并指出其维系的基础。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关键信息
由画线信息①得出政治上平等的特点,由画线信息②得出经济上宋妥协退让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宋辽之间的实力对比分析
提示: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
史料二 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农业、手工业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级国家管理技术①。契丹人所以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②,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
……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汉人而设③。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思维交互】:(2)史料二中,汉人的迁入给契丹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