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16 两次鸦片战争 作业.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5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16 两次鸦片战争 作业.doc
文档介绍:
课题16 两次鸦片战争
(4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0·北京模拟)林则徐指出:“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的用意是 (  )
A.说明鸦片危害,主张禁烟
B.抨击军备匮乏,要求扩军
C.指出钱粮匮乏,建议收税
D.阐释西方先进从而学****解析】选A。材料“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体现的是林则徐认为鸦片流入中国对国家实力、民众健康、财政收入和军事实力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A符合题意;材料与扩充军队、扩大税收和学****西方无关,B、C、D排除。
2.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以后,它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 (  )
A.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
B.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C.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D.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
【解析】选B。材料中叙述的变化实际上体现的是实力的变化,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实力的转变还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A没有进一步挖掘出问题的本质;C说法没错,但不是材料中变化的根本原因;D不是关键所在。
3.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选D。从材料“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C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
4.(2021·枣庄模拟)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 (  )
A.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
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
【解析】选B。“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
5.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法兰西官员办理。遇有法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解析】选A。材料“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法兰西官员办理”,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符合领事裁判权内容,故A正确;B、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6.(2021·济宁模拟)有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该学者 (  )
A.掩饰了列强侵略的本质
B.认为战争爆发有偶然性
C.旨在批评清政府的顽固
D.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解析】选A。根据材料“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源是获得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贸易扩张
”掩盖列强的侵略本质,A正确;战争爆发都是有预谋的,即使有偶然的,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必然性,B错误;材料说法掩盖了侵略本质而不是批评清政府的顽固,C错误;爆发战争的根源是获得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说明了该场战争 (  )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