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9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4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作工作。这直接得益于 (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选D。从直接原因上看,脱离社会生产的管理和文化阶层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根本上得益于农耕和畜牧的产生,D正确。
2.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飞跃。这主要得益于 (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B.大河流域的水资源
C.铁器农具的出现
D.国家的正式形成
【解析】选A。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集植物和狩猎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真正成为食物的生产者,故选A。
3.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依法治国
【解析】选C。材料赞扬了法老代表着认知和正义,具有至上的权威,C正确。法老不是神灵,A错误。对法老的崇拜无法说明法老是否崇尚理性或者依法治国,B、D错误。
4.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 ……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解析】选B。据材料“走进古埃及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故B正确。楔形文字属于西亚,种姓制度属于印度,法家思想属于中国,故A、C、D排除。
5.“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由此可知,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两河流域,故D正确,排除A、B、C。
6.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由此判断这是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7.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可知,这一规定体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故选A,排除B、C、D。
【拓展延伸】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2)消极影响: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低种姓的社会集团,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进取心,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8.(2021·广州模拟)古代雅典公民资格中以“资”为根据的财产,在梭伦改革前仅限于土地财富;梭伦改革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币不按实物。这种做法 ( )
A.增加了公民的经济负担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C.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
D.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解析】选C。梭伦改革中“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币不按实物”,这有利于工商业者参政,显然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故C正确;雅典公民资格是判断是否具备资格的标准,而非让公民付出,因此不会增加公民的经济负担,故排除A;评价公民参政资格的财产标准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