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17 原因类综合题(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6.7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17 原因类综合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专题17 原因类综合题
1.(2022·湖南·新田县第一中学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积扇(图)是流水携带泥沙在出山口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依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条件差异,将冲积扇分为“旱扇”和“湿扇”两类。“旱扇”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湿扇”分布于湿润区,扇上河流常年存在,搬运能力稳定长久。我国天山北麓洪积扇较多,在天山持续抬升过程中,洪积扇面积不断变化。
(1)与“旱扇”相比,指出“湿扇”沉积物的突出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天山北麓先后形成的旱扇扇端距离山麓的远近关系。
【答案】(1)“湿扇”沉积物多、面积广,砾石磨圆度较好,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逐渐变细。
(2)先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后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更远。
【详解】(1)据材料可知,“湿扇”分布于湿润区,扇上河流常年存在,搬运能力稳定长久,常年受河流的作用,面积一般较大,而“旱扇”多为时令河,堆积作用小,发育面积通常较小;“湿扇”的河流常年存在,砾石受到的磨蚀作用更强,磨圆度更好;河流出山口后,随着流速逐渐降低,携带的碎石泥沙逐渐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旱扇”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质逐渐变细。
(2)依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条件,冲积扇一般发育在山口坡度由陡变缓的山麓地带,随着天山持续抬升,先形成的冲积扇也相应抬升,使扇缘地带坡度增加,后形成的冲积扇继续在老冲积扇的外缘发育,所以先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后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更远。
2.(2022·广东佛山·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佛山西樵山形成于早第三纪,由于火山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如今山上有72山峰(最高峰344米),232处泉眼,28处瀑布的地表形态。西樵山周边分布着大片三角洲平原,海拔3-4米。西樵山曾经作为采石场植被破坏严重,禁止采石后植被迅速恢复。山中有一巨石----冬菇石,又名仙笠石,横列涧中,高约8尺,是从山上崩塌下来的巨大角砾凝灰岩块,长久受外力作用,上广下锐,四檐垂下,形似冬菇,下可蔽风雨。下图为西樵山及附近地貌类型图。
(1)简述西樵山多泉水出露的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冬菇石顶部硕大较圆滑、根部较小的原因。
(3)据图描述西樵山附近冲积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山上植被多,下渗水量大,地下水补给充足;西樵山属于古火山,地质构造活跃,多断层裂隙;地下水沿裂隙涌出成众多泉水。
(2)冬菇石顶部暴露,长时间受球形风化作用而成;底部流水侵蚀、冲刷作用明显,最终岩体变小。
(3)规律:新、老冲积扇均分布在山麓地带,成环状;新冲积扇数量较少,叠置于老冲积扇上。
过程:早期大量采石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明显,形成较大范围的老冲积扇;禁止采石后,植被恢复,在沟谷出山口处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叠置在上的新冲积扇。
【分析】(1)解答本题应从泉水的形成和“多”两个方面考虑。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集中地表出露,是地下含水层或含水通道呈点状出露地表的地下水涌出现象,为地下水集中排泄形式。它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结合下产生的。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西樵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山上植被多,下渗水量大,因而地下水补给充足。“佛山西樵山形成于早第三纪,由于火山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如今山上有72山峰(最高峰344米),232处泉眼,28处瀑布的地表形态”,说明西樵山属于古火山,地质构造活跃,有众多的断层裂隙发育;地下水沿裂隙涌出,形成泉水众多的景象。
(2)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五个方面。冬菇石顶部硕大较圆滑、根部较小应是风化、侵蚀作用的结果。冬菇石顶部暴露,长时间在风吹、日晒、雨淋等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岩石破碎,突出的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西樵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多地表径流;冬菇石底部被流水侵蚀,根部变小。
(3)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西樵山附近冲积扇包括老冲积扇和性冲积扇两种。新、老冲积扇呈环状分布在山麓地带,新冲积扇叠置于老冲积扇上,数量较老冲积扇少。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因此形成冲积扇需具备丰富的沉积物、水流速度变缓等条件。由材料可知,西樵山曾经作为采石场植被破坏严重,禁止采石后植被迅速恢复。早期因为大量采石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在出山口出形成较大范围的老冲积扇;禁止采石后植被迅速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冲积扇发育减缓,在某些沟谷出山口处泥沙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