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鞭笞(tà) 丧葬(sānɡ) 胆怯(qiè) 削铅笔(xiāo) B. 祈祷(qí) 难堪(kān) 怂恿(cǒnɡ) 契诃夫(hē) C. 孤僻(pì) 撮合(cuō) 讥诮(qiào) 怔怔(zhènɡ) D. 滑稽(jī) 揉皱(zhòu) 辖制(xián) 鲜见(xiǎn)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鞭笞(chī);B项,怂(sǒnɡ)恿;D项,辖(xiá)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辨护 制高点 六神不安 隐隐约约 B. 安分 关禁闭 哀声叹气 心慌意乱 C. 噩梦 孤僻症 兴高彩烈 各行其是 D. 歹毒 乱糟糟 平心静气 预先声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辨护”应为“辩护”;B项,“哀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C项,“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口“三个代表”,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B.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题的做****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 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D. 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正人君子”是两用成语,既指正直有道德的人,也可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A项用的就是讽刺意。B项,“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B句语境不合。C项,“战战兢兢”指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人们心里非常痛快。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用夸张手法再次凸现“套中人”的色厉内荏,既有力地鞭笞了其可厌可憎,又无情地嘲笑了其极端虚弱。) B.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两种事物的较量,揭示了沙皇专制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行将没落。) C.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性格。) D. 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形象的比喻,传神地描绘了别里科夫因他的威严受到嘲弄和挑战后气愤不安的情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分析把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知道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判断出是何种修辞,并能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常用修辞手法作用。本题要求选出“所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以从对修辞格的判定及修辞的表达效果入手进行分析。C项,“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