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19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综合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88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19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综合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9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综合题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
水循环是地球上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水量平衡是水循环内在的规律。

1.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减少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下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3.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方程式是水循环的数学表达式,其表达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而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所以,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
例题1
(2018年全国高考I卷)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思路】
第1小题:此题设问的行为动词是“推测(特点)”,中心词(主语)是“地貌、气候”,限定词是“扎龙湿地”。
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一致入手,结合图文材料中有关扎龙湿地的关键信息,“湿地面积大,积水较浅”可以推测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平坦”且地势开阔;“面积的相对稳定”可以推测湿地内水量相对的平衡,其水量收入为乌裕尔河的注入及当地降水,水量支出为下渗与水的蒸发,考虑到当地纬度高,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分布的可能,下渗水量较少。因此当地的蒸发量会大于降水量,气候的特点较为干旱。
第2小题,此题设问的行为动词是“分析”,中心词是“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关系”,限定词有“变化”和“乌裕尔河流域(空间范围限定)”,在时间上同时限定了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到扎龙湿地面积稳定这一段时期。
利用水循环过程中水量平衡的原理,当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时,河水流入嫩江,因此全流域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加径流量,从数量关系上,最初降水量是大于蒸发量的;成为内流河后,由于河水不能外流(只能流入湿地),其湿地面积会不断加大,直到湿地面积稳定,期间降水量不变,而蒸发量随水面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