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苏教版语文必修5学案:第2单元 3 长亭送别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34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二苏教版语文必修5学案:第2单元 3 长亭送别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长亭送别
一、读准字音
(1)玉骢(  )   (2)暮霭(  )
(3)金钏(  ) (4)迍迍(  )
(5)揾做(  ) (6)挣揣(  )
(7)谂知(  ) (8)玉醅(  )
(9)绣衾(  ) (10)鸾鸟(  )
(11)赓续(  ) (12)罗帏(  )
(13)胸臆(  ) (14)笑靥(  )
[答案] (1)cōnɡ (2)ǎi (3)chuàn (4)zhūn (5)wèn (6)chuài (7)shěn (8)pēi (9)qīn (10)luán (11)ɡēnɡ (12)wéi (13)yì (14)yè
二、辨识通假
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    )
[答案] “却”同“恰”,才,刚刚
三、一词多义
(1)疏
(2)将
[答案] (1)①形容词,稀疏 ②动词,疏远 ③动词,陈述 (2)①动词,拿 ②介词,把 ③动词,率领 ④副词,将要 ⑤动词,扶持 ⑥表敬动词,请 ⑦介词,和、跟
四、词类活用
(1) 北雁南飞 (    )
(2) 伯劳东去燕西飞 (    )
(3) 减了玉肌 (    )
(4) 松了金钏 (    )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向南 (2)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消减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松动
五、古今异义
(1)却告了相思回避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让开,躲开。
(2)奈时间怎不悲啼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具体的分、小时、天或年。
(3)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挣扎。
(4)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搀扶;扶助,护持。
[答案] (1)停止,结束。(2)眼下,眼前。(3)争取,博取。(4)留意。
六、文言句式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宾语前置句,“与”的宾语“孰”在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难免有离别,跟谁的关系最亲近呢?
七、明确词义
(1)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蝇头微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占一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劳燕分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凄凄惶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夫妻互敬互爱。(2)微不足道的名声。(3)微不足道的利益。(4)随口吟出一首绝句。(5)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6)指饮宴后桌上凌乱的样子。藉,践踏,凌辱。(7)忧伤而惶恐不安。
[资料链接]
元剧大家——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他大约和关汉卿同时代而略晚。据贾仲明追悼他的《凌波仙》词中介绍,王实甫在当时颇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
王实甫是我国元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取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本色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王实甫生活的时代,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元代,当时,统治者将人分为十阶,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倡、九儒、十丐。知识分子处于仅优于乞丐的卑贱地位。《西厢记》就是产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时代的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