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生 物 试 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元、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减少
B.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D.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能合成大量粘连蛋白
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菲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4.下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
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B.由图甲中的③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
C.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b部分与水面接触
D.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获取细胞膜,
可用清水来处理细胞
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去向,其转运过程如下图。下列错误的是( )
A.受体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转运回
内质网
B.蛋白B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
细胞外
C.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内
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
泡中的蛋白B结构不同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a~d为四个细胞模式图(d为蓝细菌),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只有细胞a,细胞C一定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作为合成蛋白质场所的结构只分布在细胞a、b、d图代表的生物
C.a、b的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而c、d的细胞只含有核糖体
D.c和d细胞中的基因传递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7.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表达需要ATP参与
B.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是植物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ATP和ADP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8.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分子)对多种物质的
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钠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转运方式通过人工膜
B.甘油通过人工膜和生物膜的方式相同
C.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载体蛋白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9.如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二实线表
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
关系是 (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10.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
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Ⅰ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D.细胞在a点的厌氧呼吸强度大于b点
11.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
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可能是因为溶液pH减小
C.图中实验操作3~5能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D.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12.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1之前的时间内,光照强度弱限制了光合速率
B.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
且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C.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
CO2浓度,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D.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的含量降低,RUBP
的含量升高
13.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